昆明塑料吸管危害不小
發布時間:2019-06-19
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實施“限塑令”,取得了不小的成績。如今,隨身帶環保袋的人越來越多,商品過度包裝越來越少,“限塑令”的成績有目共睹。不過,在塑料袋使用量得到有效控製的同時,飲品塑料杯、塑料吸管、杯口封裝直飲蓋等“白色汙染”問題就顯現出來。
近年來,很多國家紛紛加大力度限製使用塑料製品。去年7月份,西雅圖成為美國首個禁用塑料吸管的大城市,違反規定將麵臨250美元的罰款。去年10月份歐盟通過禁塑令,從2021年起在歐盟所有成員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餐具、棉簽、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,改由紙、秸稈或可重複使用的硬塑料替代。反觀國內一些飲品店,雖然也在主動轉型,嚐試使用非塑料製品,但由於店員和顧客環保意識薄弱,往往收效甚微。比如,雖然有的咖啡店推出了自帶杯優惠的製度,但在門店並沒有張貼優惠標識,店員也不會主動介紹。
因此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,不能隻靠商家和消費者的自覺,也要通過政策加以引導。所以有必要完善“限塑令”的規定,將飲品塑料杯、塑料吸管等納入限製範圍,進一步消除限塑盲區,治理“白色汙染”問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。